行业动态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在环境中占据着越来越广的重要位置,对于园林景观也越来越重要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是指通过人工设计、栽植、养护等手段,使植物群落或单个植物个体在形态、色彩、线条、造型上带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或联想,即通过将观赏植物进行合理地搭配种植、造型等活动创造出特定的景观。
  植物在调节人类心理和精神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并起到分割空间、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的作用。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植物空间营造
  植物景观是重要的园林空间的元素结构,在园林景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园林植物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不仅在现代花园中证明了其重要性,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也始终高度重视植物空间的建设和营造。
  一个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形成不同的植物空间的时候也创建了绚丽多姿的风景。在处理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是片面重视植物本身的观赏性,而是应该将其扩大到空间的范围中。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空间,从空间的观点出发去探讨、研究、使用和感觉景观才是真谛所在。
  植物景观是由植物个体、植物群落、自然植被展现出来的,通过人的感官产生一种真实体验的美丽感受。
  植物景观是使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包括藤本植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植物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感(也包括整形修剪植物)来建立植物景观。
  如何在遵循植物生态学原理、符合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出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生态效益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次的专题,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该营造怎样的植物空间,才能为改善人居环境做出贡献。
一、园林植物的空间构成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1.垂直分割面
  是由一定高度的植物组成的一个面。垂直分隔面形成清晰的空间范围和强大的空间封闭的感觉。
  首先,直立的树干即为处在外部空间中的支柱,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以不明显的方式来表达垂直分隔面的。
  其次,树枝分支高度和叶子的密度影响了空间的围合感。乔木中,阔叶树种或者针叶树种,营造的围合感与其体积成正比。落叶植物的围合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夏天是封闭的,冬天是开放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落叶植物的树枝上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范围和常绿植物在竖向上可以形成稳定的空间封闭效果有着显著的区别。
2.覆盖面
  大、中型树冠相互连接构成了覆盖的园林植物空间。植物空间的覆盖面通常由分支点高度在人类身体高度以上的枝叶形成,这限制了人类看向天空的视线。
  覆盖面的特征和树叶密度、分支点高度和种植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夏天郁郁葱葱的树叶形成的树荫遮天蔽日,带来的封闭感最为强烈,冬天落叶植物仅以树枝覆盖,人向上看的时候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3.基面
  Kevin lynch说过,“空间主要是由垂直的面限定的,但唯一的连续的面却在脚下”,可见基面形成了最基本的空间范围物。
4.时间
  园林植物空间和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取决于“时间”这一维度。
  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生长、发育到成熟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个在叶片、花朵颜色、香气、枝条、株型和一系列的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构成了四个不同的季节变化。
  植物的这种季相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景观空间的组成,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可选择的空间类型。
  当落叶植物围合植物空间的时候,围合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春天到夏天,枝繁叶茂的树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秋冬季节到来时,伴随着植物叶片的凋零,人的视线可以突破限制,逐渐延伸到外部空间。
  其次,季相变化中的颜色变化也非常明显,通常来说,叶子和花朵的颜色在一年四季中都有着丰富的变化。
  园林植物营造的景观是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景观。
二、园林植物的空间类型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1.垂直分割面
  是由一定高度的植物组成的一个面。垂直分隔面形成清晰的空间范围和强大的空间封闭的感觉。
  首先,直立的树干即为处在外部空间中的支柱,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以不明显的方式来表达垂直分隔面的。
  其次,树枝分支高度和叶子的密度影响了空间的围合感。乔木中,阔叶树种或者针叶树种,营造的围合感与其体积成正比。落叶植物的围合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夏天是封闭的,冬天是开放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落叶植物的树枝上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范围和常绿植物在竖向上可以形成稳定的空间封闭效果有着显著的区别。
2.覆盖面
  大、中型树冠相互连接构成了覆盖的园林植物空间。植物空间的覆盖面通常由分支点高度在人类身体高度以上的枝叶形成,这限制了人类看向天空的视线。
  覆盖面的特征和树叶密度、分支点高度和种植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夏天郁郁葱葱的树叶形成的树荫遮天蔽日,带来的封闭感最为强烈,冬天落叶植物仅以树枝覆盖,人向上看的时候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3.覆盖植物空间
  覆盖植物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与地面之间,通过枝干的分枝点高度和密集的树冠形成空间的感觉。
  大型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好材料,这种植物分枝点较高,树冠一般较大,具有很好的庇荫效果,无论是孤植或群植,均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遮阴休息区,这种植物空间的营造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
此外,藤本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作为攀附的载体,也可以有效构成覆盖空间。
4.纵深植物空间
  狭窄而长型的纵深空间因为两侧的景物不可见,更能够导引人们的方向,人们的视线会被引向空间的一端。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经常见到植物材料来兴建的纵深空间,如溪流峡谷等两边种植着高大的乔木形成密林,道路两旁整齐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行道树。
  营造这种空间时枝繁叶茂的大型乔木为最佳材料选择,在纵深感被加强的同时,生态效益也被提高。
5.垂直植物空间
  垂直面被植物封闭起来,顶平面开敞,中间空旷,便能形成向上敞开的植物空间。
  分支点低,树冠紧密的小型和中型的乔木形成的树列,高大的修剪整齐的绿篱,都可以构成一个垂直植物空间。
  这种空间只有上方是开放的,使人仰视,视线被引导向空中,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封闭感和隔离感,纪念花园中经常出现这种空间。
6.郁闭植物空间
  垂直植物的株型能构成竖向上紧密的空间边界,当这种植物和低矮型平铺生长的植物或者灌木搭配使用时,人们的视线被完全闭锁,围合感更为强烈,大型乔木作为上层的覆盖物,整个空间的就变成了完全封闭的空间。
  这种空间类型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或植物园中最为常见。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植物空间具有最复杂的群落结构、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和最明显的生态效益。
三、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景观是户外空间的一个重要的性能表现,它与园林建筑、水、地形和其他元素一起来构建的园林中的不同。其特征体现这四个方面。
1.植物景观空间具有第四维界面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和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是在植物景观空间的第四维界面“时间”。
  时间因素包括时期、季节和年限等,是园林植物景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植物景观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年限里都表现不同,不一样的气候特点下,同一植物景观也会有较大差异的表现,一天的不同时期,光影的变化也会带来植物景观的异质性。
  在落叶植物围合的空间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围合性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在夏天,封闭感很强烈的植物空间,在冬天却是通畅,开放的。植物从幼苗期向成熟期的转化,显示为园林植物景观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2.空间形态复杂和多样化
  在园林植物的空间结构种,主要是自然形态的树和花灌木,使得空间形式更自由和富于变化,增加了景观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
3.空间形态的变化和活动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形式体现在植物从幼苗到成熟期的转换,景观植物群落生态因子的调节和变化,植物根据季节产生的不同的空间形态。
4.园林植物空间尺度变化幅度大
  建筑空间是基于建筑物的功能设计,它的规模并没有改变。但作为主体种植的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变化很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空间感受。
四、东西方园林植物配置对比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1、西方植物造型艺术
  意大利台地园 |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 英国风景式园林
  “西方人为了体现征服自然,显示认为的力量,园林中大量采用规则式植物造型进行植物造景。树木花卉的应用也往往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树木多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文字、图案,甚至一些复杂的牧人或动物形象,被称为绿色雕塑或植物雕塑。花卉被种植成模纹形式”。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过改造通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圆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东方中国园林植物配置
  用植物营造优美的林冠线。
  注重四时景观
  贵精不贵多
  选择自然美属性和精神美属性兼具的
  模拟自然山林种植植物,忌规则种植。
  咫尺山林,尽量在小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空间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植物不做修剪,尽量保持其自然的原生态
  植物的拟人化
  将植物的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木本植物运用多,草本植物应用少,重视植物形体造景
  用植物和建筑、山石、亭廊和水体配合,相互掩映遮挡,忌一眼望穿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中国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渝ICP备15003041号-1@重庆彩木建设有限公司2015-2050.保留一切权利     渝ICP备15003041号-3